以上二条,表邪利害,宜散表。若目痛额痛,鼻干不眠,脉见洪长,有阳明症,用升麻干葛汤。
推之即今外治呃逆之法。阳明病,本多汗,今反无汗,则外邪攻注皮中如虫行之状,乃是元气素虚,不能作汗逐邪故也。
阳明病,下血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。故曰当验其黄从小便而出,色如皂荚汁是也。
胸前饱闷,合保和散,加砂仁、豆蔻、胃寒,加干姜,胃热,加栀连。渴欲饮水,无表症者,白虎加人参汤。
自叔和立说之混,使后人蒙害者伙矣。仲景根据此诸条,发明黄胆于《金匮》门,复发明发黄于《伤寒论》。
而《活人书》亦以此为表里言之。 若发汗不彻,不足言,阳气怫郁不得越,当汗不汗,其人躁烦,不知痛处,乍在腹中,乍在四肢,按之不可得,其人短气,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,更发汗则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