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阴病,得之二三日,不大便,口燥咽干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此虽指太阳转属,然阳明表证亦有之。
日晡为阳明主时,太阴湿土郁而不伸,故剧。 凡伤寒中风,无麻黄、桂枝证。
太阳病六七日,表症仍在,而反下之,脉微而沉,反不结胸,其人发狂者,以热在下焦,少腹当硬满,小便自利者,下血乃愈。一有所伤,则大便硬而难出,故禁汗与溲。
太阳主表,头项强痛为提纲。若脉大而不恶寒、蒸蒸发热、汗多亡阳者,当急下以存津液,而勿以潮热为拘也。
其误吐而伤及胃气者,更当计日以辨之。与小柴胡汤,则痰饮化为津液而燥土和,上焦仍得汗出而充身泽毛矣。
今微浮,是阴出之阳,亦阴病见阳脉也。心中懊,是上焦之热不除。